巧手来扎染!“土法染布”走进东中校园,从“布”上生花感受非遗魅力
掌上梅州讯 “同学们,土法染布天然染是巧手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矿物中提取染料为织物染色的扎染走进AG超玩会入口工艺,它的东中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27日下午,校园梅江区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梅州鼎和社工走进东山中学,从布以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上生受非活动形式,向初一及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讲解了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的花感历史渊源以及染布技艺的要点,并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染布过程,遗魅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土法染布
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技艺走进校园。巧手AG超玩会入口
学生动手捆扎白布准备浸染。扎染走进
课堂上,东中客家服饰技艺植物土法染布项目研究者李海燕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天然染料、校园客家蓝染技艺、从布染布类型等知识点。随后,她在现场给学生们示范了染布中所运用到的捆扎、打结、夹扎等基础手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条不紊地用棉布和蓝靛草制成的天然染料,进行扎布、浸染、漂洗、晾晒等工序,体验植物土法染布的魅力。
学生学习了解染布技艺要点。
学生将捆扎好的布料放入天然染料浸染。
学生展示各自染布作品。
“以前只在电视上了解过土法染布,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染布,太有趣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拿着各自的创意作品,畅所欲言地分享着内心的感悟。据该校初中历史教研组组长何翠萍老师介绍,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课是学校的拓展课时间,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社团上课。此次活动是该校第一次邀请专业人士在拓展课上为学生们讲解植物土法染布技艺,接下来学校也将加强与我市各非遗项目传承人联系,在拓展课中引进更多的非遗项目课程,让学生们更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文字/视频:梅州日报记者 吴海清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林翔
编辑:李舒宇
- ·CBA南沙站精彩收官!基层工作者受邀观赛尽显南沙温度
- ·警惕这种常见的致残性畸形,如何早期发现脊柱侧弯?
- ·新一轮黎以冲突意味着什么?
- ·破世界纪录+夺首金!又是一位肇庆怀集姑娘
- ·做好保障服务工作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超11万人次不雅展,告竣经贸相助458亿元!首届中国县博会开幕
- ·河源古村落变身“横蛮城”:跳起舞唱起歌,办起艺术节
- ·秋季传染病这样防【学生篇】|科普时间
- ·湖南耒水流域铊浓度异常 官方通报应急处置情况
- ·秋季传染病这样防【学生篇】|科普时间
- ·注意!9月起这些国家标准将实施
- ·看点多 旅游火 产业兴
- ·体育消费何以“淡季不淡”?
- ·传承农耕横蛮,塑造乡愁乡韵!2024广东省村落子工匠大赛报名启动
- ·国家卫健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
- ·台风“摩羯”来袭,这份农作物提防技术措施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