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木村农民夜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银木村知青广场
银木村依法依规推进全程代办
美丽的花月亮湖
8月的名山,茶海飘香。法治发展
17日,润泽融合j9名山区解放乡银木村。农旅月亮湖碧水粼粼,茶旅环湖区姹紫嫣红的花花卉,与熙来攘往的法治发展人们和谐共处。茶农与游客、润泽融合茶园与景区,农旅在这里交汇。茶旅
这个惬意的花乡村场景,正可看成是法治发展300年老银木扎根的土地,焕发了新活力,润泽融合迎来了新方位。农旅在岁月的茶旅长河中,一个小山村在茶旅融合的春风中确立了自己的坐标。在名山的版图上,银木村正在打造乡村振兴市级试点,为雅安的乡村振兴探路。
一切现象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本质。在银木村茶园变景区的崭新天地里,大背景是40年改革开放的风云激荡、灾后恢复重建的五年整体跨越,主旋律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激昂变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当地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推进全面小康;以改革激活乡村生产力、创造力和社会活力,推进乡村振兴;以法治保障改革沿着既定目标前行,靠法治、德治、自治“三位一体”推进绿色跨越发展。
多举措推进乡村改革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今年4月,银木村村委会主任胡光奎多了个“CEO”的身份。作为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法人,j9他要负责通过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切实保障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保值增值。
“2018年集体经济提高8万元,达到10万元以上。”这是村“两委”公开向全体村民的承诺。
原来,通过发展产业,当地的增收渠道多了起来,村民便萌生通过公司运营让集体“三资”保值增值的想法。“以月亮湖农民旅游合作社、川康农机合作社为载体,公司运行了3个多月,效果得到了检验。”胡光奎感叹。
银木村“三资”丰富,但由于缺乏市场化运作,守着资源也变不成效益,村集体经济收入总上不去。随着后来村集体“三资”的确权,激发了农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活力。
胡光奎说,他要带领村民股东做大集体“蛋糕”。按照现行的政策,村集体经济的股权已量化给全体村民,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多了,也就意味着银木村乃至每一位村民的收入多了。
银木村变化的奥秘,就在全方位推进的农业农村改革。从组织建设到服务管理,从产业经营再到环境治理和文化传承,银木村推行的具体改革措施,大大提升了组织向心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推动力、社会号召力、发展软实力。
这是乡村改革的全新起点。名山区在解放乡试点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把宅基地审批、低保申请、医疗救助等20余项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纳入了全程代办范围。
今年4月,银木村银木驿家落成,成为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的主阵地。目前,银木村代办实行的是“村干部坐班+周二集中服务日”制度。
每天,银木驿家都有专人坐班,负责全程代办,让群众办事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办好一切事,实现“办事不出村,服务零距离”。
“以往如果村民不清楚情况,办个事情要来回在乡上村上折腾几天。如今,村民办事基本可以不出村组,真正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解放乡党委副书记向荣超说。
与此同时,村上还制定了统一的代办站工作制度、服务代办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确保全程代办依法依规落地开花。
“指导他们按照制度办,工作留痕迹,也是对全程代办的一种监督。”向荣超说,他们还采取现场监管、回访代办服务群众等方式,对代办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全程代办在群众心中的认可度、群众对全程代办的满意度,通过一组数据展露无遗。自4月全面推进全程代办以来,村民90%以上的办事,都由银木驿家代办。村文书万启霞补充道:“有些需要群众签字,或者群众需要紧急办理的,群众才自己去。”
翻开一本本全程代办记录台账,既有复印身份证、户口簿之类的基本服务,也有代办低保申请、残疾人生活救助申请,以及助学贷款等政策落实类,还有林权审批、农家乐改造的申请等。无不透露出党的好政策在基层的落实,以及基层发展面貌的持续更新。
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茶旅融合破浪前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此为起点,名山的广袤茶园,激昂起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家园的奋进足音。
这是银木村发展的全新起点。去年底,中国至美茶园绿道解放段竣工。意味着解放乡开启了茶旅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名山区茶香天下。茶叶种植面积在退耕还林的推波助澜下达到最高值,茶叶由此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当地的奔康之路也越走越宽敞、越走越现代。仅看那茶园中的道路,已经从最初的黄泥路,变成水泥路,后又建成油路,最终成为如今的彩色道路——中国最美茶园绿道。
绿道的建设,还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原因。在全市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的背景下,名山区按照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坚定走“绿而美、绿变金”发展振兴之路,在茶园中建设中国至美茶园绿道,推进茶园的规模发展,串联起沿线新村、景观景点和旅游景区,促进全域旅游。
解放段茶园绿道总长10公里,起于百丈镇凉江村,取道解放乡瓦子、月岗、银木等村,止于百丈镇天宫村。看着雏菊夹道的油路通到了家门口,茶园中的月亮湖也在打造过程中,兴建了婚纱摄影基地、垂钓基地、知青大院、日出观景台、夕阳观景台、月牙标志等景观景点,“浪漫茶乡—月亮湖”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当地群众正着手发展农家乐。
上半年,银木村发展了2家农家乐。返乡创业者高登燕就是其一,把原有的闲置房屋改造成农家乐。“生意不错,房间的预订已经排到了月底。”高登燕又在考虑扩大经营规模,再把原有的房屋改造一些……目前,银木村还有8家农家乐和民宿正在改造提升当中,未来将相继与游客见面。
“茶旅融合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也得益于村组干部给力,得益于乡亲们的支持。”银木村党支部书记彭启华说:“基层干部具备公信力,群众才会相信你!”
这依然是法治的累累硕果。在全市推进阳光村务的大背景下,当地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推进村务、财务、账务、党务公开,村“两委”还公开年度工作承诺,让工作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感。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当地在贯彻落实《雅安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的过程中,推出了接地气的村规民约。既有“爱国家、爱集体、心向党、促振兴”为村规民约定调,又有“老党员、做表率、起带头、志坚定”的模范党员,还有针对垃圾处理的“户分类、村收集、扫干净、码整齐”,以及弘扬德治的“传文明、德孝扬”等,以集体意志对村民的行为进行集体引导和集体规范。
彭启华说,银木村的着力点在于,强建党支部领导核心,聚力抓好茶旅融合,实现产业兴百业旺;聚力推进民事代办,实现聚资源服务群众;聚力开展德孝培训,实现用文化凝聚人心;聚力实现垃圾分类,实现以善治促和谐。
依法保障乡村振兴 开启小康“奔跑”模式
绿色发展,不仅要构建绿色生产方式,还要着力推进绿色的生活方式。
针对农产品产、供、销三个环节,村上开展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农产品检测、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等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综合服务。
在这其中,深受村民欢迎的就是茶园的“保姆”服务。银木村结合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构建为农服务一张网、生产经营服务一条龙。农户只需在土地托管服务社,按“菜单”选择化肥、农资、修剪等服务,也可托管服务社通过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施药、统一管理,提高茶园效益、茶叶品质。
这是绿色生活方式的“解放模式”。聚焦绿美行动,当地探索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处理的方式,让生活增绿、茶园增美。
走进银木村,家家户户家里都有几个筐,专门分装各类垃圾;走在乡村路上,除了景区景点,看不到一个垃圾桶,村内也没有一个垃圾池,闻不到一丝异味。然而,几年前的银木村并非这样。
那时,银木村对垃圾处理的方式就是修建垃圾池,收储农户垃圾,再转运到指定地点处理。由于垃圾量剧增,经常无法及时清运,臭气熏天,村民对腐烂垃圾造成的二次污染怨气大,因倾倒垃圾产生的邻里纠纷多,部分群众甚至因此对基层组织工作产生不满。
后来,村“两委”反复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群众大会,在尊重大多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经费保障、长效管理”的思路。
为了倒逼村民养成良好习惯,当地做出一个冒险决定:打掉全村垃圾池,并将土地立即复垦。同时,实行门前“五包”,将道路、河流、沟渠、林田等周边环境治理责任落实到户,每位村民每年还须缴纳10元的垃圾清运费。
“城市还没做好的工作,农村怎么做得好?”彭启华的答案透着自信,这得益于该村激发群众主体作用和责任意识,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彭启华说,按照每年垃圾清运的成本来看,村民自筹的资金或许占不到两成,其他都由村集体经济补贴。让大家筹集的目的,也是为了调动积极性,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推行村民自治。
在推进依法治村的过程中,德治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当地不仅建设了德孝文化广场,还通过农民夜校、“孝德讲堂”开展德孝宣传教育;不仅大力培育典型,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孝老爱亲家庭”“道德村民”等评选活动;还挖掘知青文化、地域文化等,出版乡土刊物《月岗之上》,打造知青广场……
国际关系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汉军为此点赞,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法治文化内涵,推进法治文化建设非常好。
恰如李汉军所言,法治工作要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号召作用,同时也要扎根基层、依靠群众,探索群众自治、群众参与等创新形式,增强人民群众主体性。当地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践行为抓手,将“法治”和“德治”结合,重视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统一,规范基层治理,加速向小康“奔跑”!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唐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