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秘书长刘某承:农业遗产地推进乡村振兴有天然优势
“广东加快推动各地申报农业文化遗产,这是农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之举,这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农化遗会秘AG超玩会机遇。” 12月13日,业文业遗有天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潮州市潮安区举办2023广东省农业文化遗产业务工作培训班。产分承农产地现场,书长势作为培训班特邀讲师,刘某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秘书、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刘某承现场为学员剖析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关系。
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秘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刘某承。产分承农产地AG超玩会
刘某承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未来近30年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长期坚持。从宏观层面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遗产地长远发展规划提供时间保障,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地更好的发展。
“实际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刘某承介绍,对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要做到保障食物与生计安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传承和谐传统文化与价值、保护陆海景观。
刘某承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等为例,认为农业遗产地往往特色农产品、自然与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特色资源优势明显,传统农耕技艺经久不衰的背后是在传统社会管理方式及传统文化习俗维系下,社会关系稳定和谐,生产活动有序进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从现代农业发展角度来看,农业文化遗产一方面有助于坚持良种选育的优质化、特色化、地方化目标,重视传统优质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推广利用,形成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掘并利用好地理标志品种资源和农业良种资源。”刘某承说。
此外,刘某承还认为,农耕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凝聚炎黄子孙团结奋进的重要文化源泉。历经千百年而不衰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记者】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
- ·为英德红茶财富注入科技基因,鸿雁茶业春茶开采
- ·给耳朵更多关怀!梅州市、梅县区残联开展第24个“全国爱耳日”活动
- ·梅州中考3月8日开始报名,英语听说、物化生实操分计入中考总分!
- ·2022年嘉元科技实现营收46.4亿元,同比增长65.50%
- ·抓好抓实春耕备耕使命!阳西县召开春耕现场会
- ·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梅州首家消防主题超市“上线”→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七涨二跌!博敏电子涨幅最大换手率最高
- ·决胜高考立下青春誓言!东山中学举行2023届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 ·25家企业新增入库 横琴澳资上市后备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 ·梅城环市北路交通乱象频发,交警部门加强整治力度保障交通安全
- ·“预制菜贷”助力“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梅州工行发放首笔贷款
- ·欢迎互动!梅州市医疗保障局3月14日作客“行风热线”
- ·岭南崛起一座数字创意大厦 让文化、商业与生活交融
- ·注意!东升机动车查验场28日起迁至扶大
- ·7选2!梅州2023年体育中考不设必考项目!
- ·7选2!梅州2023年体育中考不设必考项目!
- ·最低10℃!下周,广东:较强冷空气+强对流天气→
- ·梅州交警联合交通部门开展校园周边交通违法整治行动
- ·一封侨批述亲情 一位水客动人心!走进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的台前幕后
- ·培根铸魂育新人 南国牡丹吐芬芳!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 ·中缅泰近期成功遣返妙瓦底中国籍涉诈嫌犯620余名
- ·人勤春来早,山林添新绿!今年梅州计划精准提升森林质量64万亩
- ·2022年嘉元科技实现营收46.4亿元,同比增长65.50%
- ·“预制菜贷”助力“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梅州工行发放首笔贷款
- ·十六项散漫签约,重磅白皮书宣告!河南医疗瘦弱财富高品质睁开大会召开
- ·欢迎互动!梅州市医疗保障局3月14日作客“行风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