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9日电(记者王聿昊)19日,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首次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搭载AG超玩会入口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外国第2潜次作业,这是科学“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8月19日,蛟龙号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与“蛟龙号”合影。首次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据傅文韬介绍,搭载当天的外国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山坡进行,重点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进行调查,科学观察拍摄了海底生物分布情况,家下采集到多个品种的潜作海参、海绵、蛟龙号AG超玩会入口冷水珊瑚以及底层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当日最大下潜深度为3333米,水下作业约6个小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完成下潜后,接受潜航员赵晟娅的泼水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右)完成下潜后,与孟加拉国科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船上实验室交流深海生物样品采集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研究的安德烈斯说,此次下潜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船上各个团队的成员都给予他大力支持。“中国的潜航员不仅精通潜水器驾驶,还是海洋生物专家,他们带领我辨认了很多海底生物,采集到长度近半米的海参等代表性样品,我们高效完成了科学目标。”
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宝贵机会。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擅长海洋生物、地质、生态等不同领域,但都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了彼此的研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准备进舱,参与“蛟龙号”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左)完成下潜后,与中国科学家在船上实验室处理下潜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借助“蛟龙号”进行18次下潜作业,围绕海山这一深海典型生态系统和环境开展调查。
- ·预计9月具备通车条件
- ·梅州蕉岭亮相央视,太惊艳了!
- ·梅城这一路段将围蔽施工!为期2个月,请注意绕行→
- ·梅州“拒超”不松懈,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关!
- ·《甄嬛传》“曹贵人”扮演者被质疑卖假包,本人回应!
- ·1:2遭逆转,梅州客家不敌“领头羊”武汉三镇!
- ·全方位“帮”“教”!律师“爱心爸妈”为特殊儿童敲开幸福之门
- ·18日温暖开启!福彩双色球“送你一朵小红花”~
- ·广州迎来清明假期出城高峰!银河公墓、新塘公墓附近将交通管制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七涨二跌!博敏电子涨幅最大,超华科技表现最活跃
- ·特别提醒!近期从外地来(返)梅,请落实好这些防疫要求→
- ·总投资超80亿元!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获省发改委批复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 ·为期两天!19日9时起,梅城这些区域水压、水质将出现波动
- ·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出炉
- ·把好疫情防控重要关口!梅州卫生监督部门持续加强公共场所监督检查